凜冬呼嘯而至,連一聲招呼都不打。
經濟形勢似乎一夜之間從熱火朝天的夏季直接來到數九寒天,跨過了添衣加物、儲備物資的秋季,令人措手不及。明明昨天還在赤膊上陣、揮汗如雨,今天就已經瑟瑟發抖、寒意襲人。
大家都覺得世道艱難,難到什么地步?
科斯說:一切數據都是黑洞。拿經濟數據說事,不但說明不了問題,有時還不地道,容易被忽悠。親身經歷、親眼可見的切身感受,更加靠得住。
網約車司機覺得很難。接單量以肉眼所見的速度遞減,逐月甚至逐周環比下降,有的減少一半以上。加班的人明顯減少,10點以后叫車的人寥寥。深圳南山區除了騰訊,幾乎沒什么需求。在南山跑了幾年,從未見過如此景象。這發生在宇宙第一街道:深圳粵海街道。
企業主覺得很難。許多中小企業訂單斷崖式下跌,外貿行業尤甚,有的企業上半年訂單全部消失,包括七八年的老客戶在內。房租、工資、水電,沒有一樣能給企業主喘息之機,珠三角一帶大量廠房空置,招租廣告滿天飛。
商鋪老板覺得很難。今年我去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走了走,向來最繁華的地段,上海的南京路、深圳的萬象城、北京的王府井,如今冷冷清清,門可羅雀,置身其中,回想過去,有一種魔幻的不真實感。機場、高鐵站里很多曾經熟悉的招牌不見蹤跡,映入眼簾的到處都是“店鋪升級中,敬請期待。。?!敝皇O驴系禄?、星巴克等少數國際品牌在孤獨地堅守。
互聯網大廠覺得很難。牛掰一時的巨頭們紛紛收縮戰線,精打細算,放棄了藐視天下、氣吞山河的雄心,彎下腰來數碎銀子。把不賺錢的業務線和員工統統砍掉,有的連食堂的水果也從免費改為收費。被裁的員工頻頻曝出諸如“大廠被裁程序員降薪一半仍找不到工作”之類的新聞。
地方政府覺得很難。財政收支嚴重不平衡,出現了“六省一市養活全國”的現象。我調研過多個地級市,發現一個驚人的規律:當地的財政收入一般只有財政支出的1/4左右!今年,各地不約而同大幅度縮減支出,能不開支的堅決不開支,有些地方連公務員的收入都受到了影響,甚至把已下發的獎金收回,宇宙的盡頭都不能獨善其身。
至于股市、樓市難不難,還是不提為好。
最后,任正非都覺得很難,他要華為準備過冬。大哥都認慫了,小弟們就別嘴硬了。
靠著某些數據過日子,要面子不要里子的人是愚蠢的。在現實面前,任何數據都蒼白無力。
有人編了個段子,形象地描繪出各行各業的困境:
風投:前年投消費,去年投芯片,今年投簡歷
創業者:前年找項目,去年找天使,今年找工作
高凈值者:前年選理財,去年選私募,今年選催收
分析師:前年看宏觀,去年看板塊,今年看BOSS直聘
股民:前年上車,去年上杠桿,今年上征信
開發商:前年跑政府,去年跑銀行,今年跑路
買房者:前年停旅游,去年停煙酒,今年停貸
博士:前年離校,去年離職,今年離婚
大網紅:前年逃疫情,去年逃稅,今年逃出國
小網紅:前年賣唱,去年賣貨,今年賣慘
小商人:前年關愛大白,去年關門大吉,今年關空調
生長于改革開放的人們,習慣了高速增長的時代,在高速公路上飆車只需要踩油門,把眼睛蒙起來狂奔也絕不會翻車。誰也沒想到腳下的路有一天會突然變得曲折崎嶇,不但加不起速度,而且連路牌都看不清,不知道該朝哪里走。
沒有經歷過艱難世道的這一代人,瞬間都懵逼了。
到底是誰讓我們這么難?
有人沿用習慣性思維,一出手就抓到了美帝。自上任總統特朗普開始,美國搞什么鬼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斬斷全球產業鏈,對他國特別是中國搞封鎖制裁,斷供芯片和許多高科技,迫使其他國家不得不建立起自己的供應鏈體系,全球經濟回退到自給自足的內循環時代。
近期,美聯儲又一再加息,引得資金全都涌向美國,外匯儲備流失,FDI出現負值,讓我們承受了極大的壓力,金融政策向緊還是向松,左右為難。真是西方敵對勢力忘我之心一直不死。
有人直指俄烏沖突,因為戰爭導致全球地緣政治形勢惡化,能源供應驟然緊張,上游資源價格暴漲,引發嚴重通貨膨脹。歐美各國的CPI不斷走高,人們都快加不起油了。輸入性通脹影響了中國的整體經濟,罪魁禍首依然是挑起沖突的美國佬。
更多的人將之歸結為持續三年的疫情,疫情襲來,萬事皆休。
為了徹底剿滅新冠病毒,動輒整個城市按下暫停鍵,實施靜態管理。談什么經濟發展,先把命保住再說。大疫三年,餐飲、娛樂、交通、旅游遭到毀滅性打擊,其他行業也好不到哪里去。但病毒并沒有絲毫投降的跡象,疫情的防控不知持續到何年何月,疫情把一切確定性都消滅了。
什么因素造就了這艱難的世道,也許都說對了,也許都沒說對,也許是這些因素共同促成的結果,取決于你站在什么角度看問題。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基本的、底層的邏輯,一個現象的出現絕不是無緣無故的,一定有深層次的原因。
當我們今天覺得很艱難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當初是怎么好起來的?不懂過去,就不能正確地看待現實,更無法妄言未來。
歷史是一面極好的鏡子,無論神鬼,在歷史面前一對照,立馬現原形??炊藲v史,就不會把某些原因當作結果、把某些結果當作原因。
人類古代史的發展曲線是平緩的,無論東西方都在黑暗之中摸索許久。到了近代,這條曲線卻突然一下變得陡峭而凌厲,昂首抬頭,蓬勃向上。原因是西方率先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科學技術、政治制度、學術理論、社會秩序等各方面改天換地,煥然一新,催生出了全新的現代文明。
接連出現兩次工業革命,走自由市場經濟之路。涌現出科學界的瓦特、史蒂芬遜、牛頓,經濟學界的亞當斯密、李嘉圖,思想界的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哲學界的康德、黑格爾等等不朽的傳世偉人,初步形成了現代科技和文明社會的雛形,使人類開始擺脫蒙昧的狀態,走向燦爛的未來。
同時期的中國在做什么呢?清政府正忙著搞文字獄,消滅一切異己,拼命維護封建皇權。把國門統統關上,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無視中國早已是餓殍遍地,民不聊生,乞丐人數達到了中國歷史的頂峰。
和文明世界隔絕了,還自以為是世界的中心,文明的最高級。
二戰之后,世界又一次迎來了大發展的機會,形成了浩浩蕩蕩的歷史趨勢,政治制度和科學技術實現了一次大飛躍。就連戰敗國的日本和德國,都在這一輪大潮中抓住機會,發展成為了先進發達國家。
可惜我們彼時在熱衷于搞斗爭,又一次錯過了歷史機遇。
幸好中國人終于覺醒,在鄧公的領導下,第一次打開了國門,實行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才把中國的發展引上了正軌。
四十年來,這部高速行駛的列車,除了轉換軌道時發出的尖銳響聲,幾乎沒有什么停頓,日夜疾馳,不斷地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歷史不會自動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上天也不會突發善心,悲憫某國人民的長期苦難,把國家強行扭轉到光明的道路上來。
如今,中國的GDP排名世界第二位,人均收入從四十年前的150元到四十年后的35000元。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果,就在于四十年前,中國開始融入到世界發展的大潮之中,選對了方向,走對了路。
而不是因為中國有什么獨創的絕招,有什么別人沒有的模式,只是走了一條別人已經證明成功的道路。
放眼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這是開天辟地的第一回。在歷史的周期交替中,這一次中國終于跳出了魔咒。
鄧公的偉大之處就是正視了現實,實事求是,解放思想,除去枷鎖,讓人們順著成功的路大膽前進。
歷史有時是偶然的,時勢造英雄,英雄也能造時勢。
中國人是聰明、勤奮的,只要給一絲陽光,必將燦爛無比。融入了世界,順應了歷史潮流,中國的發展就是不可阻擋的。
中國從一個自給自足的封閉經濟體變成了開放的全球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要把水攪渾,不用再去找什么復雜的原因,這就是最基本的邏輯,最基本的常識,最基本的規律。
最近,“閉關鎖國”之類思想的幽靈屢有閃現,但顯然在滾滾的歷史車輪面前成不了氣候,無非是車輪碾過后濺起的一股泥水而已。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一直在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強調“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p>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提出“要發揮企業和企業家能動性,營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strong>
說到點子上了,沒有企業家,就不可能有活躍的經濟。沒有改革開放,則不可能造就企業家群體。企業家的信心,來自于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
在歷史的鏡子里,是什么讓我們變好的,什么讓我們變壞的,一目了然,誰也不能蒙蔽誰。
總結一下,為什么這么難?只要違背了基本的常識和規律,我們怎么變好的還會怎么變壞。沒有最難,只有更難。其他都是細枝末節,這才是根源。
反之亦然,只要遵守基本常識和規律,艱難只是暫時的,未來一定會好起來!( 作者|老肖 原標題:人人都覺得很難,究竟是誰讓我們這么難 來源:公眾號 一劍江湖)